其實以前在美國工作時,就已經知道有專賣有機食品的超市. 從生鮮食品,一直到日常用品,可說是琳瑯滿目. 而且規模並不輸給一般超市. 對於當年急於存錢的我來說,吃與不吃有機的東西並非當務之急,所以去消費的次數鮮少. 因為相同商品的價格還是比一般超市昂貴(種植有機農作物的成本較高).
後來回台灣後,好像找不到規模這麼大的有機超市. 其實自己平常還是捨不得多花一點兒錢去買有機蔬果,魚肉…等等有機商品. 但是最近被媽媽和婆婆唸煩了我的洗菜方式,讓我興起買有機蔬菜的念頭.
因為媽媽和婆婆的洗菜方式是一定要浸泡(婆婆還強調要用鹽水浸泡),讓清洗過的青菜泡在水裡三至四小時. 而我的方式是把一葉葉的蔬菜剝下來,在流動的水底下沖洗. 每回洗完一棵花椰菜都得花上我20分鐘的時間. 可是這種方法在我的媽媽和婆婆眼裡是不合格的(她們覺得我在浪費水資源).我想,與其與老人家爭辯,不如自己做些改變. 反正把喝星巴克咖啡的錢省下來給全家吃有機蔬菜,其實是值得的.
於是我開始上網搜尋一些有機蔬菜的資料. 也到書店研讀了相關書籍,包括許瑞云醫師所著 “哈佛醫師養生法”(P.75~P.87). 我試過買大賣場的有機蔬菜(後來,電視新聞踢爆說,它們並非真正的有機蔬菜). 也試過買全聯的有機蔬菜(但是,時有時無,供貨量不一定). 甚至去 “棉花田有機園地”上課,了解有機的相關資訊(然而在網路上還是有消基會踢爆它的紅棗,白木耳檢測報告不合格). 後來也曾在 “健康滿屋” 網購(第一次網購的經驗並不好,因為錢付了,但是貨拖了四,五個星期才到齊. 而店家只會一股腦兒怪說是快遞公司的錯.並未對消費者提出任何賠償). 最近,更是帶著小孩們到新竹的 “金勇DIY休閒農場”去看有機番茄和有機草莓的栽種(可惜當天天候不佳,未有導覽解說).
雖然不好的購物經驗,讓我對台灣號稱 “有機”的東西大打折扣,但是我還是會繼續尋找下去,尋找到真正值得信賴的有機農. 也繼續支持堅持種植有機蔬果的農夫(事實上,大多因商人的錯誤行銷策略,而打壞了有機農的辛苦成果). 我的祖父母也是農夫,雖然下一代已經不務農了,但是多多少少還是能從父親的口中得知務農的辛苦,和不成比例的報酬. 因此我會更加心疼那些努力環保,卻又賣不出菜的有機農.
現在的我了解到,要吃就當吃當季的蔬果,要吃就當吃在地的蔬果,要支持有機耕作的農夫也等於是在為我們地球的環保盡一份心力. 這個觀念必須要讓周遭人知道,也該讓下一代延續下去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