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了小學後,孩子們該打的預防針還真不少. 日前Ashley因感冒發燒錯過了在學校施打預防針的機會(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及小兒麻痺口服疫苗). 還記得喧騰一時的H1N1流感疫苗嗎? 之前,新聞報導中曾指出有小朋友在學校接種後,回家產生不良的影響,例如: 四肢麻痺,或者高燒,或者…等等. 雖說這只是少數的個案,原因不明,但這些新聞報導或多或少在我心中造成陰影. 爾後,對於小孩打預防針一事,特別慎重,必須確定我的孩子是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才肯讓她施打.
原本計畫帶Ashley到她出生的協和婦女醫院補施打預防針. 心想:反正從小到大的疫苗都在這兒施打,病歷記錄比較完整. 怎奈事先沒打電話詢問,到現場時,協和的兒科護士告訴我說: 這些疫苗目前應該都統一放在地方衛生所或小兒科診所. 回家後,先打電話詢問住家附近的各個小兒科診所(貪圖距離較近的方便),以免再白跑一趟. 然而得到的答案都是要到衛生所才有疫苗.
想到要帶Ashley到衛生所施打疫苗,又讓我心揪了一下. 回想到往日新聞報導中衛生所護士打錯針的烏龍事件層出不窮. 雖然心底感到很不安,但也沒有其他選擇了,只能祈禱不要有“意外”發生在我們家Ashley身上就好.
TVBS新聞報導過(see following)
http://www.tvbs.com.tw/news/news_list.asp?no=suncomedy20050326115429
破傷風當腦炎疫苗 19名嬰打錯針
記者:侯力元 新竹 報導 中華民國94年3月26日星期六
又發生打錯針事件!新竹縣關西衛生所一名范姓護士護士,把白喉破傷風疫苗當作日本腦炎疫苗施打,還連打了19個一歲半的小寶寶,事後發現打錯針,衛生所卻試圖塗改接種紀錄,讓家長相當氣憤!
16日,1歲的寶寶才打了日本腦炎疫苗回家,衛生所護士就到家中說,要修改疫苗紀錄手冊。
小寶貝無端被打錯針,生命當兒戲,李太太)一想就氣!家長:「心裡就是很慌啊,我就一直問他打到些什麼,她就說打到的劑量很輕,她說不會有後遺症啦!」
家長:「我覺得真的是太疏忽了,看手冊打針應該會打錯針,就是因為沒有看才會出錯!」
原來小孩在衛生所注射的,竟是6歲以上小孩的白喉破傷風疫苗!打錯針,還想塗改資料,有19名幼兒都被新竹關西衛生所的一名范姓護士搞了烏龍。
關西衛生所方主任:「我也確認了以後,發現真的是打錯針了,後續我們作了第一時間的危機處理,也立即跟家屬聯繫,跟她們說明事實經過。」
20幾年的資深護士竟打錯針,2種疫苗容易搞錯嗎?仔細看,日本腦炎疫苗上清清楚楚寫著「日本疫苗」4個字,下面還有一排標示,唯一像的地方就是,兩種疫苗上面都貼黃色標籤,一般人看不懂也就罷了,但身為醫護人員,卻草率地打錯針,衛生所說,劑量輕,沒有危險,但1歲的小寶寶打6歲幼兒的疫苗,還是讓家長擔心會有後遺症。
自由時報新聞網也曾報導過(see following)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3/new/jan/14/today-c8.htm
打錯疫苗 萬華衛生所搞烏龍 中華民國92年1月14日星期二
〔記者何天立╱台北報導〕
打錯針的烏龍案又添一樁!北市萬華區衛生所日前至老松國小為學童進行預防接種時,護理人員竟將十人劑量的沙賓小兒麻痺口服疫苗,誤認為B肝疫苗,施打在兩位學童身上,所幸學童暫無明顯不適症狀,但未來的健康情形仍須長期觀察。
萬華區衛生所長容笑英表示,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,該所護理人員至老松國小為學童進行預防注射接種,護理人員一時不慎,誤將十人劑量的沙賓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當作B肝疫苗,注射在兩位低年級的學童身上,護理人員隨即發現錯誤,該所則派出小兒科、家醫科等專科醫師前往診療,並向家長說明致歉,學童追蹤至今並未出現異狀。
容笑英指出,事發後該所曾諮詢國內外專家、醫師及疫苗廠商,專家及醫師表示過去國外曾發生類似案例,但個案並無異狀,而廠商也表示應無大礙,但原應施打而未打的疫苗必須再行補打,由於兩位學童目前尚在觀察期,其未施打的B肝疫苗必須等事發一個月後再行接種。至於該所諮詢的專家人數、醫師名單及國外類似個案的詳情,容笑英則未進一步說明。
具二十年小兒臨床經驗的北市忠孝醫院副院長吳文豪表示,這樣的例子實在罕見,由於口服的沙賓疫苗並非毒物,應不致像上次北縣錯打肌肉鬆弛劑造成立即的傷害;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丁綺文則表示,由於口服疫苗並非無菌狀態,施打後傷口可能會有發炎紅腫的情形。
衛生局表示,對未遵守「三讀五對」規定執行疫苗接種的人員及醫療機構,將依相關規定,護理人員處一個月以上、一年以下停業或撤銷執照處分,醫師若未盡督導之責,將處一萬五千元以上、十五萬元以下的罰鍰。
〔記者黃淑鈴╱台北報導〕
台北市立老松國小學童傳出打錯針,校方表示事發當天萬華衛生所打完針,就要求對兩名學生抽血進行「效價檢測」,卻未告知原因,學校察覺有異,直到當晚才追問出可能打錯針,要求衛生所向家長說明,目前家長已經諒解,小朋友也沒有出現任何異狀。
老松國小校長劉曾菊表示,上月二十七日衛生所人員前來學校,為一年級學童施打三合一疫苗,結果有六名小朋友因學齡前未打B型肝炎疫苗,必須補種疫苗,後來衛生所要求對其中兩名學童進行效價檢測,取得家長同意後,當天即完成抽血。
劉曾菊說,由於過去從未有打完針還要抽血檢測的狀況,學校覺得事有蹊蹺,但衛生所人員卻未告知疫苗可能誤植,當天晚上不斷聯繫,到了很晚才知道可能打錯針,立刻要求衛生所向家長說明原委,隔天適逢週六,所長即親自帶領醫師到學童家裡和家長溝通。
劉曾菊強調,經過兩個星期的觀察,兩名小朋友的健康狀況很正常,未出現任何異狀,為了避免學童心理受到影響,學校並未向小朋友提到打錯針的事情,但一直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繫,家長一開始對於打錯針相當生氣,但目前已經諒解。
當天,我努力安撫Ashley的緊張情緒,要讓她知道,打針不可怕.
Amy:“在學校不是已打過一次預防針了嗎? 那妳有沒有哭?”
Ashley:“我心裡很緊張,可是在學校又不敢哭~”
Amy:“妳放心! Baby時,妳打預防針都是刺下去時不會哭,針頭拔出來那一霎那,哭一下就停了.”
Ashley:“真的嗎? 為什麼我都沒印象?”
一踏進衛生所,現在稱之為健康服務中心,只見一群活力充沛的阿公阿嬤隨著音樂,在裡面跳舞,讓Ashley看傻了眼. 她第一次看到打針的地方,還有那麼多人高興地放音樂跳舞,也讓她暫時忘記緊張的情緒. 此時,我坐在掛號櫃台填寫一些表格.
正當填寫表格的同時,看到一位婦人身上背著嬰兒. 她把寶寶健康手冊攤開在櫃台小姐面前,問說: “上次注射疫苗時,護士小姐在我的寶寶健康手冊上填寫下次注射疫苗的時間. 妳看,明明就是今天的日期啊? 為什麼醫師又說未滿三個月不可以施打?” 櫃檯小姐說: “沒關係,護士寫錯日期了. 妳還是照醫生說的,滿三個月後再來打疫苗就好.”
接著,一對阿公和阿嬤走進來,他們宣稱要來打流感疫苗,可是阿嬤又掏出了一張卡,對櫃檯小姐說: “上回打了兩針,護士只蓋一個章,應該蓋兩個章才對啦.” 櫃檯小姐說: “妳確定打過了嗎?” 阿嬤: “打過了~” 櫃檯小姐說: “好! 那就叫護士再幫妳補蓋章就好.”
我一邊填著表格,心裡一邊想著: 衛生所的護士做事也太不謹慎了吧!
填完表格後,例行性地量了身高和體重.
接著,醫師問: “怎麼沒有在學校打預防針?”
Amy: “因為當時正在感冒發燒.”
醫師: “現在還有感冒發燒嗎? ”
Amy: “沒有發燒了,但是輕微的咳嗽.”
醫師: “咳嗽? 現在有在吃藥嗎? ”
Amy: “沒有.”
醫師現場並沒有主動量耳溫,只有用聽診器聽一聽胸腔,也沒叫Ashley張開嘴巴檢查喉嚨,就要我們去櫃檯繳交費用,等著打針.
護士小姐看Ashley一直緊抱著我,便說: “等她心理建設好,再進來打吧!” 等我們進去時,護士小姐很快地打了一針.
Ashley: “比在學校打的預防針還不痛ㄟ.”
Amy: “那很好啊”
出去前,我發現漏蓋了一個章,趕緊請護士回來補蓋. 同時,我也把巴斯德四合一補追疫苗的藥盒帶回家(施打疫苗前並沒有"三讀五對").
在衛生所打疫苗的程序跟在協和婦女醫院不同(目前只有帶孩子在這兩處施打過疫苗的經驗),後者多了好幾道手續. 現在回想起來,看似麻煩,其實是必要的,比較不易出錯. 雖然衛生所的護士也是和譪可親,但是畢竟人命關天. 對於打針的專業和醫護人員的素質,拜託執事者千萬不能馬馬虎虎,輕忽了事啊~
在協和婦女醫院施打疫苗的流程:
- 要先付掛號費,然後去量身高,體重,體溫.
- 接著,兒科醫師聽診(胸腔),看診(喉嚨/耳朵/鼻子),問診(詢問有沒有哪裡不舒服),和觸診(肚子脹氣).
- 確認可以施打疫苗就請妳至櫃台付疫苗費用,
- 然後拿單子到領藥櫃檯取疫苗. 藥師會叮囑注意事項(例如:疫苗要冰),然後請妳把疫苗交到護士手上.
- 護士會在妳身邊“三讀五對”,讓妳一邊填寫黃單.
- 然後,護士會請妳幫忙把孩子放好,壓好或抱好(看孩子的年紀及施打的部位而異)再施打疫苗.
- 之後,護士做好記錄,蓋章. 會告訴妳,注射後可能發生的症狀.
附註:“三讀五對”是指
一.從藥單要取出藥時將藥物讀一次,
二.取出藥物時再讀一次藥物,
三.將藥物給病人時再讀一次藥物,
一.病人對,
二.時間對,
三.藥物對,
四.劑量對,
五.途徑對.